一、 鳥類養殖的基本觀念
影響鳥類健康的原因很多,食物、環境、運動、都是潛在的因素。我們可以觀察牠的活動情形、食物的進食量、糞便的狀況等生理情形,來找出問題所在。
想要養育一隻健康的鳥嗎?以下是一些基本觀念的共享,要注意囉!! 1. 飼育的基本要點 (1) 適當的日曬和通風的位置擺放。
(2) 定時的飼料供給,且新鮮有變化。
(3) 注意主副食的比例,勿超過。
(4) 良好的衛生環境和定期的清理、除蟲。
(5) 避免被貓、鼠或其他物種侵襲的可能性。
(6) 注意換羽期和繁殖期的營養補充及需要。
(7) 給予充分的沐浴及日光浴。
(8) 仔細觀察健康狀況,及早發現病徵,及早治療。
2. 生病前兆的觀察 鳥兒生理狀況不佳時,有些徵兆是可以觀察出的。 (1) 羽毛膨脹→表體溫下降,因此會膨脹以裝進空氣,維持體溫。
(2) 水樣糞便→水分多,具黏稠性,顏色多黑褐色或黃綠色,且會附著於肛門或四周。
(3) 嗜睡→總將頭蜷縮在翅下埋頭睡覺,活力不佳,動作萎靡。
(4) 嘔吐→常移動頭部做嘔吐狀,吐出泡沫、黏液、或未經消化的飼料等。
(5) 變色→身體的器官部分嘴或腳,會因貧血或內部疾病而顏色改變。
(6) 食慾→減低,進食量少。
3. 簡單的處理方法
簡單的部分可先自行處理,嚴重時還是得送醫診治才是正確的方式。 (1) 首先做隔離的動作,以免傳染給其它的鳥。
(2) 感染傳染性疾病時,所有東西都必須消毒。
(3) 鳥的生存適溫為20-25℃,體溫則需維持在攝氏40-42℃之間,過低時將無法維持生理機能。
(4) 若超過24小時未食時,必須強迫灌食以免餓死。
(5) 鳥籠最好設有底盤,可讓鳥兒的排泄物掉入,以保持清潔,避免因環境不良而重複感染。 |